莊園街道辦事處
關于印發《莊園街道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棲莊辦發〔2021〕68號
各管區、各社區、各企業、各單位:
《莊園街道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實施方案》已經辦事處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莊園街道辦事處
2021年10月18日
莊園街道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實施方案
為深入推進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以下簡稱“五進”),增強全民安全意識,提升公眾安全素養,提高本質安全水平,推動城市安全發展,結合我街道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和安全生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樹牢安全發展理念,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拓展群眾參與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徑,加強公益宣傳,普及安全知識,培育安全文化,扎實推進安全宣傳“五進”,進一步增強公眾風險防范、安全應急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積極營造全社會關注、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素質、社會參與能力和整體安全水平。
二、宣傳重點
——安全發展理念。大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重要論述和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以及各級黨委政府重要部署,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弘揚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
——形勢任務。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防治形勢任務宣傳,引導社會各方科學理性認識災害事故,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
——工作舉措。重點做好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救援等工作舉措宣傳,推進工作理念、制度機制、方法手段創新運用,強化社會安全自覺,深化社會共治理念;
——法制標準。廣泛宣傳應急管理、安全生產法規制度標準,宣傳黨委政府、部門單位的屬地管理和安全監管職責,宣傳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從業人員權利、義務,提高安全法治意識、法治素養和法治水平;
——安全知識。廣泛宣傳普及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風險防范、隱患排查、應急處置、自救互救等安全常識,增強全民安全意識,提高安全素質,營造良好安全輿論氛圍,夯實社會安全基礎。
三、任務措施
(一)安全宣傳“進企業”
1.任務:推動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健全完善并嚴格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增強企業防控安全風險和應急處置能力。強化企業負責人安全責任意識,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培育企業安全文化,筑牢安全管理防線,推動企業建立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內生機制。
2.措施:(1)健全制度。企業要將安全生產宣傳教育納入日常管理工作,與生產經營各項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建立健全培訓制度,創新培訓形式,將安全生產宣教培訓納入企業發展規劃;健全獎懲機制,設立隱患線索舉報平臺,加大舉報獎勵力度。(2)強化培訓。要將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作為出發點,結合崗位風險防控,突出崗位應知應會教育,強化崗前、轉崗、“四新”和日常安全教育培訓;將安全生產宣教培訓作為班前會、月度例會、生產經營會和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的固定議題,定期舉辦“安全大講堂”,企業主要負責人帶頭講安全課,組織職工、家屬觀看事故警示教育片;推動非煤礦山、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等重點行業領域建設安全體驗館,強化體驗式培訓;定期開展應急預案培訓演練,提高職工應急處置、自救互救能力。(3)開展活動。組織廣大職工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月”、“安康杯”競賽、“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創建、“公眾開放日”、安全隱患“隨手拍”活動和各類安全技能競賽、安全文化創建活動。(4)宣傳報道。邀請新聞媒體走進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大家談”“安全一線面對面”等報道活動,宣傳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曝光安全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5)文化建設。推動企業安全文化創建和安全誠信體系建設,開展安全文化創演活動,推動安全文化“進車間、進班組、進走廊、進食堂、進宿舍”。開辟班組安全文化園地,開展班組安全文化建設。設置安全宣傳欄和崗位安全標識,懸掛張貼安全生產宣傳標語、系列掛圖、溫馨提示等,利用電子屏滾動播放安全宣傳、警示教育片和安全提示。
(二)安全宣傳“進農村”
1.任務:提升村民自治組織的安全意識和安全管理能力。建立農村安全宣傳有組織體系、有展示窗口、有便民冊子、有廣播設施等“四有”工作機制,拓展安全宣傳手段,全面提升農民安全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安全支撐。
2.措施:(1)營造氛圍。在村社公共場所設置安全宣傳櫥窗,張貼安全宣傳畫和宣傳標語,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在景區、主要道路和山林、古村寨、文物古建筑等重要部位,依法設立相應安全警示標識。(2)靈活形式。推動安全宣傳納入美麗休閑鄉村創建工作中;利用鄉村應急廣播、村民大會、村民議事會以及集市、廟會等,重點開展交通、消防、居家、農機等安全宣傳教育;結合村規民約的制修訂,鼓勵村委會結合實際出臺《村民安全行為規范手冊》,建立鄉村安全重點對象“特殊關愛”和“鄰里守望”制度;結合實際,利用“村村響、戶戶通”廣播,惠民電影、流動科技館等方式,廣泛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推動街道建設安全教育體驗中心,增強安全宣傳的普及性、趣味性和互動性。(3)充實隊伍。充分發揮鄉村干部、安全網格員、災害信息員、科技志愿者、科普信息員等在農村安全宣傳中的主力軍作用,發揮掛職干部、大學生村官、支教教師等隊伍作用,在工作之余兼任安全宣傳員;鼓勵支持本地黨員和熱心村民擔任安全宣傳員,引導廣大鄉村開展契合本地實際的安全宣傳活動。(4)開展活動。積極開展群眾性安全文化創演活動,鼓勵民辦文藝團體、農民業余文藝演出隊進行安全文藝創作,在農閑、節慶、民俗活動和農民工返鄉等時段演出;依托志愿者隊伍等社會組織定期到農村開展安全宣教活動、提供咨詢服務。(5)教育培訓。充分發揮圖書館、活動室等場所的安全教育功能,在鄉村公共設施、人群聚集地合理設置安全宣傳櫥窗,張貼安全警示標語;針對務工青壯年、農村留守老人、兒童、婦女和孤寡、智殘障等不同對象,開展精準化安全宣傳和咨詢服務,針對性普及生活、生產和自然災害應對等方面的安全知識。
(三)安全宣傳“進社區”
1.任務:建立社區安全宣傳機制,推動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建設,增強社區安全管理和應急處置能力,提升社區居民安全素質和應急能力。加大社區公益宣傳力度,深入普及生活安全、生產安全以及應急避險、自救互救技能。發揮新媒體平臺優勢,結合社區特點開展示范性、浸潤式安全宣傳,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生活環境。
2.措施:(1)營造氛圍。在社區、住宅小區因地制宜設置安全生產宣傳欄、櫥窗,懸掛宣傳條幅,通過樓宇電視、戶外顯示屏等經常性播放安全常識、應急避險知識和安全提示。策劃創作寓教于樂、通俗易懂的安全微視頻、公益廣告、動漫作品等,設計編印安全手冊、海報、掛圖等,在戶外電子屏、社區微信群、宣傳欄等廣泛投放,制作發放《社區安全知識手冊》。經常舉辦安全主題消夏晚會、文藝演出等活動。組織“安全社區”“平安社區”“文明社區”等評選活動。(2)配備人員。建立社區專兼職安全宣傳員制度,從社區居委會、小區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等,選取熟悉社區和居民情況的人員,擔任安全宣傳員、監督員,鼓勵社區黨員、退休職工、教師等加入安全宣傳志愿者隊伍。(3)建立機制。將安全宣傳作為重要內容納入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定工作;發揮社區內醫院、學校、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應急力量、社區安全網格員在安全宣傳中的作用,推動建立社區安全宣傳教育制度體系。社區內福利院、養老院等機構,要依法建立安全宣傳教育制度、責任人和應急疏散預案。(4)加強演練。結合本地區和社區實際,利用全國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世界氣象日、安全生產月、消防宣傳月、全國科普日等節點,開展安全宣傳教育、隱患排查治理和火災、地震等群眾性應急演練,提升社區居民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5)陣地建設。加強社區安全宣傳陣地建設,推動建設一批災害事故科普宣教和安全體驗基地,加大各類科技館、展覽館、體驗館等公益開放力度,將安全元素充分融入社區公園、廣場等,建設安全文化主題公園和廣場,拓寬社區居民接受安全宣傳教育途徑。
(四)安全宣傳“進學?!?/span>
1.任務:推動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課堂教學、社會實踐、班級活動中落實安全教育內容,保障師資、教育資源、時間和場地。發揮育人功能,強化學生和教職工安全意識,做到安全宣傳從早抓起、從小抓起,根植安全理念。推動建立學校與政府、企事業單位、新聞媒體的共建協作,普及生活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災害應對等方面知識,使學生和教職工做到能應急懂避險、能自救會互救。
2.措施:(1)納入教學。認真落實《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將安全宣傳教育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保證幼兒園及中小學每周至少安排一次安全教育課,每次家長會固定安排有針對性的安全宣傳教育內容;中等、高等和職業院校開設安全選修課,每學期至少安排兩次安全知識講座。(2)營造氛圍。在學校宣傳欄、校報???、黑板報、校園網和“兩微一端”等平臺設立安全專欄。利用校園廣播、電子顯示屏等平臺循環播放安全知識和安全提示;在走廊、教室、食堂、學生公寓、實習實訓場地等場所醒目位置張貼安全提示標語。(3)開展活動。利用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專題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加強校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定期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將安全宣傳納入平安校園創建工作;指導學校建立事故災害處置預案,定期組織師生開展應急疏散演練,組織安全專題講座。向學生發放《校園安全知識手冊》,在圖書館、活動室設立安全角,提供安全知識讀物借閱和電子資料下載。開辦安全知識小課堂、移動課堂,積極組織開展安全教育示范課、公開課、安全征文、主題班會等活動;利用寒暑假期開學前后,開展以安全知識為主題的開學教育和安全教育進軍訓、進夏(冬)令營等活動。(4)共建共享。加強大中小學與社區、農村、企業、部隊、社會機構等聯系,搭共建單位,結安全對子,共享安全教育資源;用好安全教育平臺和各類安全教育資源,在各類科技館中植入安全教育內容,鼓勵有條件的學校設立安全體驗教室,積極推動建設公共安全教育實訓基地,拓展安全教育校外實踐領域。(5)考核測試。每學期至少組織一次針對教職工的安全知識及應急處置能力考核,至少組織一次針對學生的安全知識測試。
(五)安全宣傳“進家庭”
1.任務:積極推動家庭安全知識宣傳教育,提升以家庭為單元的安全能力建設。以生活安全和防災減災知識普及為重點,以點帶面、輻射帶動,發揮安全宣傳走進家庭、影響社會的積極作用。結合家庭特點開展個性化、親情式安全教育,匯聚關注安全的家庭合力。
2.措施:(1)營造氛圍。各級通過廣場集中宣傳、文藝演出、深入居民家中走訪等方式,編印發放家庭應急手冊、安全讀本、安全倡議書、知識卡片、安全手冊、明白紙;利用宣傳欄和報刊、電視、廣播、網絡等媒體,制作播出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安全專題節目或安全公益廣告,普及家庭安全常識。(2)開展活動。開展“我把安全帶回家”“給爸爸媽媽的安全家書”“家人叮嚀促安全”等家庭成員參與的鄰里聯誼和家庭共建活動;廣泛開展家庭“安全明白人”活動,提倡健康的家庭安全行為及生活方式,養成良好安全行為和生活習慣;把家庭安全宣傳融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創建活動。(3)提升技能。通過多種渠道面向家庭普及高樓火災、地震、交通意外等應急安全逃生技能,指導家庭加強安全防范,查找、消除安全隱患,掌握避險逃生技能,提升家庭和鄰里自救互救能力。(4)儲備物資。提倡家庭基本安全教育、保險等資源投入,推動建立并推廣家庭應急物資儲備清單,引導家庭儲備簡易應急物資,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面向家庭發放應急安全包、滅火器等。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各管區、各社區、各企業單位要充分認識安全宣傳“五進”的重要意義,將安全宣傳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科學制定有針對性的具體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分工,責任到人。把安全宣傳“五進”活動與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和精神文明創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民普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等有機結合,一并部署推動,扎實落實本行業領域的安全宣傳“五進”活動任務。
(二)突出重點內容,建立長效機制。各管區、各社區、各企業單位要完善安全宣傳“五進”活動協作機制,各司其職、協作配合、全面發動、全民參與,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充分發揮各人民團體、群眾組織的作用和優勢,廣泛開展安全宣傳。加強政策支持、人員配備和經費保障,積極拓展社會資源進入安全宣傳的途徑,拓寬社會化市場化籌資渠道,為開展安全宣傳“五進”活動提供有力保障。
(三)強化督導檢查,注重活動實效。各管區、各社區、各企業單位要結合實際,加強活動的總結指導,及時掌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推進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渠道載體的創新運用和實踐推廣。推動將安全宣傳“五進”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安全生產工作巡查考核內容,完善評估體系,細化考核辦法,落實獎懲措施,確保取得實效。